中共龙港市委宣传统战部 主管
龙港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温州新闻网 · 龙港支站
近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第十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龙港市5个非遗项目入选。其中,古建筑修缮技艺、龙港鱼饼制作技艺、王氏耳穴诊治法入选代表性项目名录,温州南拳(功柔鹤法)、温州粉干手工制作技艺(余家慕粉干)入选扩展项目名录。
古建筑修缮技艺是以文物修缮、古建筑修复、仿古建造为工程的团队综合施工技术,包括大木作、瓦作、砖作、石作、土作、灰作、小木作、油漆彩画作八大技术。由于就地取材、气候温湿、耕读礼俗等因素,浙南古建筑形成了富于地域特色的建筑理念和风格,龙港工匠谙熟当地的建筑原理和建筑传统,形成了取法于全国、适用于当地的古建修缮和维护技艺,对省内外古建筑的修缮起到了一定作用,如龙港市张家堡双牌坊、鲸头杨府殿古戏台等。
龙港鱼饼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龙港靠海,海洋鱼类资源丰富,民间出现了早期的鱼肉制品。龙港鱼饼是我市人民最为称道的一道美味佳肴,是逢年过节、举办酒席必不可少的美味。其选用平头马鲛鱼、鮸鱼、鲅鱼等新鲜材料,制作时掺少量淀粉,不加肥肉和代替性植物蛋白,经过煎制后表皮微脆、内里嫩滑。咬一口,既能感受到鱼肉鲜美,又能品尝到爽脆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王氏耳穴诊治法是浙南王氏家族独创的特色耳穴疗法,从清代至今历经4代人逾百年的发展,是我国耳穴疗法流派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一支。王氏耳穴临证以调整人体阴阳为主导,推崇“阴阳调和,气血畅通”学术思想,强调以耳廓穴位为基点,先诊断、后治病,主张辩证、辨病与辨经相结合,临床诊治分为理、法、方、穴、术五个层次,重视穴位性能及其配方,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传承人王正在温州中医院等地开设多个工作站,不断宣传推广王氏耳穴诊治法。
“功柔鹤法”继承“南少林拳”传统,宗旨是防身健体,讲究以礼待人、以德服人,实属善拳一类。拳法虚实并用、多用朝阳手,出手快速,刚劲有力,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抬天平入低骨,形似白鹤腾空,势如猛虎下山,五腑八卦阴阳合;手法讲究沉户闭胛,吞吐浮沉,近身撞靠,灵活多变,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手脚肩肘并用,浑然一体;步法虚虚实实,不丁不八,灵活多变,轻龙活马定中心,是内外兼修的独门绝技。
余家慕余氏祖先在明朝时期迁入龙港市余家慕等地定居并繁衍成族,代代相传的粉干生产技艺逐渐改良升级,发展成为具有浙南特色的余家慕粉干生产技艺。余家慕社区居民多把粉干加工作为传统家庭副业,制作时选用优质早籼抛光大米,历经洗米、淘米、磨浆等多道工艺。所产粉干洁白无暇,筋道十足,口感润滑清香,且易于消化,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编辑:陈文雅 责编:金道汉监制:李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