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龙港市委宣传统战部 主管
龙港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温州新闻网 · 龙港支站
读了《瓯·记:温州地域风情小览》(古吴轩出版社2017)一书,直觉告诉我,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温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世称“东南山水甲天下”。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发达、商业活跃的地区。自古以来,名儒大家辈出,有醉心文学创作;有投身绘画艺术;也有倾心音乐研究者。一直到现在,温州文化艺术界依然十分活跃。我觉得蔡榆是个低调、沉默,待人真诚,但又不缺乏活跃,可称得上是醉心文史创作之人。
《瓯·记:温州地域风情小览》,是蔡榆继《瓯·阅:温州乡土文化小览》之后将笔触伸向温州民俗风情的一册专著。由书末《写在后面的话》可知,收入集子中的文章,作者花了近10年时间采写的。从这本书的选题可看出他的功用之深,非常难得。
《瓯·记:温州地域风情小览》以温州风土民俗为主题,是温州民间集体记忆的再现。书中所收内容丰富,全书40篇文章,作者将之分为四个专辑:“岁时习俗”“信俗祭祀”“民间风情”“传统技艺”。行文上,既有真实的史料再现,又不乏文学色彩。
蔡榆早年有过散文写作的底子,后又有十五六年新闻工作经历。作为职业记者,他的文章体现了现场采访、田野调查、史料考证之功,结合早年积累的文学底子,让他在历史与民俗的语境里得心应手,以真诚的笔触,富有活力的文字,形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领读者一起触摸温州民间生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情节。
在对该书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不少章节文末附有结语,通过简洁的语言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概括,起画龙点睛作用,以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温州民俗风情,这种行文结构颇具匠心。
文中恰如其分地引用一些古诗词,既增添了文学色彩,又梳理了历史渊源,更增加了深厚底蕴。如,《元宵:抱子携孙看灯来》一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还有引用曹植、白居易、杜甫等一些诗人的诗,使文章变得更加灵动。小标题也高度凝练,中心思想一目了然,能让读者自行把握。
很多节日习俗,沿袭千年,许多历史细节难以考证,这也使得节日笼罩上一种神秘感和朦胧美。第一辑“岁时习俗”篇中,作者把如元宵、重四、中元、中秋、冬至、过年这些节日的来龙去脉以及民俗意蕴讲得一清二楚。端午节,大家并不陌生,时在五月初五,也叫“重五”,但还有一个特别的日子——五月初四“重四”,估计大部分读者跟我一样并不知情。作者对此进行了采访与梳理,讲述了“重四”这个节日背后的故事。
第二辑“信俗祭祀”篇中,作者将视线投向一些游移在迷信边缘的民俗活动,比如东瓯王信俗、城隍爷信俗、杨府爷信俗以及蒲城拔五更等。
作者循着前人的足迹,借助史家一些新观点和新史料来写某人某事或某物的前世今生,解读一些如烟如缕的历史风雨。比如写蒲城城隍爷,“人·鬼·神”同台参与的民俗活动,作者解读得井井条条,各个不同地域的城隍爷及来历,特别是蒲城城隍爷偷偷下殿,细节描写细致周到,也很精彩。还有“坐刀轿”这一充满神秘色彩的活动,作者也讲解得明明白白,让人大开眼界。蒲城正月十五“拔五更”、新罗神、妈祖等,谜一般的传奇和这一历史背后的人文风情,颇让读者增长知识。
第三辑“民间风情”篇,涉及祭海、百家宴、敲梆、镬灶、眠床、会市等内容。记得2019年9月9日,霞关举办“向大海致敬”海洋文化节,我也曾到场观摩“祭海”活动,那是我第一次看这个活动,感觉很是好奇。当时场面热闹非凡,仪式隆重,让人感觉渔家文化魅力独特,意义非凡。文中作者写得舥艚渔港祭海的热闹场面在文字中可以感受得到。我跟随作者走进渔乡舥艚开渔节,一起领略渔家文化魅力。此习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影响力大。作者文中还提到离舥艚不远的琵琶山海涂上赶海的男女老少用的一种叫泥橇的工具,其实这工具我也曾见过,是渔民们下海时在泥路上行走的工具,借助捕鱼用的。临海而居当然是靠海吃海,恪守不渝同时教育渔民自觉保护海洋资源,于是便有了舥艚开渔节和“祭海”这一活动。“敲梆”这个古老行业,对生长在蒲城的人来说是比较熟悉的,每年农历十月开始夜间敲梆。但少有人关注,而蔡榆用笔墨予以描述。“镬灶”,对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比较熟悉,那时人们通常称“镬灶间”。如今升格为“厨房”,“镬灶”更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生活情愫,不仅有家的温暖,也是妈妈的味道,那屋顶袅袅升起的炊烟,成了多少游子心中的乡愁。读了作者笔下的“镬灶”,勾起我无限情思,往日的回忆重新在脑海中萦绕。
在第四辑“传统技艺”中,作者关注到了漆器、竹编、褙灯笼、做纸蓬等行业。这些渐趋失传的民间技艺,在作者笔下有了一次集体亮相的机会。
“漆器”,曾是宋时温州叫响全国的一个拳头产品,而如今,温州漆艺的传承并不理想,让人颇有背影婆娑之叹。《纸蓬》一文,作者一路寻访并深入了解有关纸蓬的历史和制作过程,从“造纸术”联想到蒲城甘溪村纸蓬业。“褙灯笼”,已是一个逐渐黯淡的行业。作者讲述传统纸糊灯笼的没落和灯笼的制作过程,以及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好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写作者的呼吸和温度。平时我看书很慢,一本书要20多天才能读完,而蔡榆的这本书,我竟然一下子全部读完,可见对我很有吸引力。整本书通过文学语言的倾情讲解和表达,结合历史和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为读者了解温州各地民俗风情提供一个窗口,也能留给读者思考与启迪。
编辑:陈文雅 责编:金道汉监制:李甫仓